ag在线网,搜狗百科
2022-2023学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ag在线网,搜狗百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扎实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2022-2023学年,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开展艺术类相关课程教学及课外、校外艺术教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各项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艺术教育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学校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学校进一步加强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措施。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学校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
目前学校执行艺术教育的相关单位有教务处、艺术与设计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党委组织宣传部(党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团委等。
教务处作为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负责对艺术类选修课程进行建设和管理,在保证艺术课程在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艺术与设计学院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等艺术类专业和工业设计1个理工类专业,主要承担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通识教育学院为加大美育教育的实施力度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设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学工作和学校学生相关艺术活动的指导工作。
学校党委组织宣传部(党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团委等部门负责学校艺术活动的宣传,推广艺术团建设、全校性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协调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让师生认同美、欣赏美、践行美的氛围。
二、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进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专家学者、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教材申报、教学成果申报,逐渐建设培育出一支德艺双馨、凝心聚力的师资人才队伍。学校艺术类学科教师主要负责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学生艺术团指导以及群体文化活动指导等工作。具体师资情况如下:
学校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国标专业6个,校内专业6个,其中新专业2个,全院(部)本科在校生数1725人,全职教职工84人,专任教师68人,外聘教师39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现有通识教育课程(艺术教育方向)专任教师6人。同时,聘请社会艺术团体艺术家、行业专家指导学生艺术团实践活动等。
三、课程建设
艺术课程教学是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整体规划、科学制定艺术类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并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专设“艺术类(美育)”系列,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和人文情怀,并实行学分制管理,要求学生在该系列至少修读 2 学分。同时还在“智慧树”在线学习平台上遴选了相关课程,对在线上完成在线学习并考核合格的选修课,认定学分。
本学年,学校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艺术与设计学院开设艺术类专业课153门。依托通识教育学院人文与艺术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瑜伽、戏剧、戏曲、影视、诗词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22门(详见表1)。同时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
表1 2022-2023学年艺术类选修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1 |
名画中的瘟疫史 |
16 |
1 |
2 |
外国建筑赏析 |
16 |
1 |
3 |
中国书法艺术 |
16 |
1 |
4 |
跟着电影去旅游 |
16 |
1 |
5 |
走近摄影 |
16 |
1 |
6 |
美学与人生 |
16 |
1 |
7 |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
16 |
1 |
8 |
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 |
16 |
1 |
9 |
经典影视片解读 |
16 |
1 |
10 |
走进歌剧世界 |
16 |
1 |
11 |
“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 |
16 |
1 |
12 |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
16 |
1 |
13 |
基础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 |
16 |
1 |
14 |
工笔花鸟临摹 |
16 |
1 |
15 |
影视音乐欣赏 |
16 |
1 |
16 |
中国古代乐器乐曲赏析 |
16 |
1 |
17 |
如何唱好歌 |
16 |
1 |
18 |
基本乐理知识 |
16 |
1 |
19 |
艺术作品欣赏 |
16 |
1 |
20 |
中国传统建筑赏析 |
16 |
1 |
21 |
正念太极瑜伽 |
16 |
1 |
22 |
健身瑜伽 |
16 |
1 |
四、艺术教育设施设备
学校安排有专门的预算经费用于艺术教育。在确保满足艺术教育发展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扩大艺术教育的普及面和受益面。学校配备有艺术课程教学及艺术训练教学所需的专用教室和实验场所,包括形体房、录音室、画室、传统文化体验室(含茶艺)、专业画室、油泥实验室琴房等教学实践场所,学校还充分发挥明心楼中厅、图书馆等场馆设施的功能,以满足校内中小型艺术活动需求。
学校积极推进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2022-2023学年学校在莲湖校区建成可满足艺术教育的各类实验室17间(详见表2)。
表2 太极宫校区实验室
实验室名称 |
实验单元 |
基础公用实验平台 |
艺术类计算机机房2间 |
创新设计实验平台 |
纸纤维工艺实验室 |
装裱实验室 |
木版年画实验室 |
丝网印刷实验室 |
陶瓷艺术实验室 |
蜡染工艺实验室 |
喷漆房 |
木工/通用手工实验室 |
人机与信息技术实验室 |
CMF 实验室 |
播音传媒实验平台 |
数字影像实验室 |
数字媒体@CAD 实验室 |
摄影摄像实验室 |
数字摄影暗房实验室 |
胶片摄影暗房实验室 |
五、课外艺术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学校紧紧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将美育作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重大历史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一)文艺类社团情况
学校艺术类学生社团(表3)涵盖音乐、舞蹈、乐器、设计等多种形式,这些社团集结了学校各个专业喜爱艺术的人才。通过丰富的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拓宽艺术视野,同时可以“以点带面”,用艺术活动丰富全校师生的文化生活,带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
表3 学校艺术类学生社团明细(部分)
书鹭文学社 |
校健美操队 |
沣河广播站 |
中国传统文化社 |
书画协会社团 |
青鸟戏剧社 |
校瑜伽队 |
陕北非遗社团 |
校史文化讲解团 |
艺术体操队 |
大艺团 |
沙之彩沙画社 |
明静瑜伽协会 |
街舞队 |
齐越朗诵艺术社 |
FreeT说唱社 |
枫叶口琴社 |
变奏空间社 |
潘多拉魔术社 |
染色体动漫社 |
(二)学校特色和传统活动情况
学校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参与的艺术展演机制,每学年举办“校园读书节”“‘明德’文化大讲堂”等文化艺术节;组织新生全员参与的经典诵读比赛;开展艺术类课程汇报展演活动;开展汉服文化节、中华礼仪推广等美育类展演活动,基本形成了“一院一品”“一社一品”“一团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格局。
1.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健康深入开展。2023年3月21日,“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古乐修身二十四节气音乐会(春分篇)”活动在建德楼203举办。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会文化艺术中心执行主任、古乐修身二十四节气系列音乐会核心策划人贺靖瑄女士受邀参加活动。
暖场部分,通识教育学院马霖老师(古琴)及特邀嘉宾黎彩萍老师(颂钵)演奏了《梅花三弄》,营造了高雅、宁静、平和的现场氛围;贺靖瑄老师对二十四节气音乐会进行了背景介绍。活动现场,观看了由《道途》专辑·中国音乐创作者田不疚、舞蹈艺术家念云华等6位艺术家表演的古典音乐。演奏结束后,田不疚先生从文化的角度对音乐会进行了解读,特别强调了音乐对于修身的重要作用。会后,通识教育学院张梦楚带领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古乐和修身的体会和感受;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互动表演了竹笛二重奏《化蝶》。
本次活动的举办对于青年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和激发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艺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2.举办第十二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为繁荣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2023年3月29日,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决赛在学校中心广场成功举办。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历时1个多月,近千名学生报名参赛,通过海选、初赛、半决赛,10位优秀选手登上总决赛舞台进行最终争锋。大学生艺术团舞蹈队首先表演了开场舞;10名选手依次演唱了歌曲《暗香》《红玫瑰》《光年之外》《体面》《没离开过》《我是如此相信》《黑夜问白天》《最初的梦想》。选手们时而轻声低吟,如歌如泣;时而热烈奔放,大气磅礴。
十佳歌手大赛作为学校最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一,为明德学子提供了展示青春风采、成就青春梦想、唱响青春赞歌的平台,激励青年学生勇担历史使命、不负青春韶华,为学校艺术文化氛围营造贡献青春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举办2023年社团文化节活动
为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现大学生多元的文化,激发大学生的青春热情,为同学们提供展现自我、彰显青春魅力的舞台,有力推动学校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4月19日,学校“社光溢彩·团聚明德”社团文化节开幕式在学校中心广场举办。校长杨健君、党委副书记董昊与三千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晚会。
开幕式以歌舞晚会的形式呈现。活动由54个学生社团的旗帜为道具编排的旗舞拉开序幕。活动中,大学生艺术团、校街舞队、学校航模队、轮滑社、瑜伽协会、中国传统文化社、跆拳风道队、魔术社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社团代表表演了节目。节目有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服饰的服装秀,有展示青春风采的歌舞《这场青春值得骄傲》《STRANGE THINGS》《花样年华》《七里香》等;有乐队演唱《不能说的秘密》;有川剧《变脸》表演;有轮滑舞《冰之舞》;有朗诵《红船从南湖起航》;有民族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瑜伽表演《我和我的祖国》;有模特走秀等。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活动氛围轻松愉悦,节目内容高雅又富有内涵。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我校各个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跃学术氛围、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明德学子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些不可或缺的精彩时刻。本次自我展示的舞台,展现明德学子的风采和面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举办陕西青年音乐人选拔赛巡演活动
2023年6月14日,由新浪陕西、陕西青年新媒体协会联合主办,学校承办,西安冰峰独家冠名的“青春音乐会”陕西青年音乐人选拔赛巡演活动在学校中心广场成功举办,3000余名学生观看了表演。来自我校和其他高校10余名学生分别演唱了青春气息浓厚、表现校园生活和青年思想的经典校园曲目20余首,整场音乐会在温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化艺术在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功能,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珍惜韶华、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建设谱写绚丽的青春华章。
5.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2023年6月15日,学校举办“社光溢彩·团聚明德”2023年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高校魔术巡演活动。活动表演了“美猴王”“钢圈四连环”“大变活人”等。活动现场灯光璀璨,魔术师们语言风趣幽默,技艺精湛,表演奇幻神秘。
魔术作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高校魔术巡演是学校美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创建文明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6.举办欢送2023届毕业生文艺晚会
青春不散场,逐梦再启航。2023年6月30日,“我的大学叫明德”欢送2023届毕业生文艺晚会在学校中心广场举办。
晚会以《这场青春值得骄傲》大型舞蹈拉开帷幕。师生们表演了歌舞《是妈妈是女儿》《追梦敦煌》《阳光路上》《万疆》《青春有你》《我们的青春》《我的大学叫明德》《一起向未来》,点滴的青春回忆再次呈现;师生朗诵《扬起风帆·梦想远航》,浓浓的师生情缓缓流淌;非遗文化展示《变脸》,用戏曲的身段和绝妙的技巧结合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魔术表演《魔法奇迹》通过使用道具呈现了艺术性和神秘感;《模特走秀》用青春的旋律,勾勒出了浪漫画卷。晚会中间播放了毕业季视频,寄托了家长和学校的期盼,表达了明德学子的青春担当。
六、师生获奖情况
(一)学科专业荣誉
1.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上榜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晋升全国50强行列,位居陕西第2。
2.《西部戏剧表演与创作》《中国传统文化-汉唐舞》等2门课程获批陕西省特色线上课程。
3.《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课程项目及其教学团队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二)教师获奖情况
1.学校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苟秉宸教授荣获2022“陕西教育先锋人物”推动陕西教育发展成就奖。
2.学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冯强教授获批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专家评委。
3.学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参加2022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院校展并获得“学院奖”。
4.学校教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国家级)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获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5.衡国良老师作品入选《“陕”亮十年 最美三秦》;纪实作品获得“第五届陕西摄影奖”纪实摄影类银奖;作品《错位》荣获第二届新时代手机摄影大赛一等奖。
6.陈鹏宇老师作品入选世界摄影大会“摄影点亮城市”全城展播展览;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大运河古桥保护摄影人才培养”项目》并参展。
7.肖瞳老师受邀开展适马线上课堂,并成为适马中国合作摄影师。
8.李青松老师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三)学生获奖情况
2022-2023学年,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赛区)、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第四届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全国数字创意设计大赛等比赛,均取得佳绩。
1.获“这礼是成都”成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
2.在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赛区)中,学校共有40组作品进入决赛,最终荣获优秀组织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的好成绩。
3.我校学生在“发现最美阅读风景”摄影·短视频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的好成绩。
4.获第三届“铸剑杯”文化创意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55项。省级一等奖65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98项。
5.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38组进入校赛,其中一等奖6组;二等奖12组;三等奖20组。
6.获2023年大学生“艺术新星”美术与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
7.参加陕西广告行业设计制作技能大赛,获得陕西优秀奖1项。
8.获第三届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银奖1项。
七、下一步工作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提升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资源、加强制度保障、丰硕艺术教育成果,落实好艺术教育相关要求,以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工作措施如下:
(一)树立学科融合理念
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二)完善课程设置
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充分挖掘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等,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展示,设立校级美育精品课程专项项目,培育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美育精品课程。
(三)深化教学改革
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一批高质量美育慕课。设立校级美育课题,培育并争取省级美育优秀教科研学成果和名师工作室、美育实践基地。
(四)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编写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格调高雅,凸显中华美育精神,充分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落实美育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做好教材研究、编写、使用等工作,探索形成以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为主体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体系。
(五)丰富艺术实践活动
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活动,组织赴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定期邀请校外名家来校开展美育文化讲座,广泛开展班级、年级、学院、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地方文化进校园,“打造百位名家进校园”活动,建立校际间艺术展演交流机制,组织好“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大汇聚活动,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建设好“陕北民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加强学生艺术团和文艺类社团建设,创作并推广学校原创文化精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取参与省市重大演出活动,争取获批省级示范性学生艺术团或高水平艺术团。
(六)加快艺术专业创新发展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造就文化底蕴丰厚、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遵循艺术人才培养规律,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辅相成,严格落实普通高校艺术相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文化艺术大类专业教学标准,不断完善艺术专业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建设高水平艺术学科创新团队和平台,加强美育基础理论建设,探索建设美育高端智库。
(七)配齐配好美育教师
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按照在校学生总数的 0.15%—0.2%配备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 50%。聘请高校名师来校兼职,探索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八)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
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利用现有教室、活动室等资源建设若干满足教学要求的琴房、书画室、合唱室、舞蹈室等。配好美育教学所需器材设备。优化校园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加强广播、网络、教室、走廊、景观、标语、宣传栏等学校潜在美育资源的建设,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对学校美育活动的宣传推广,营造浓郁的校园美育氛围,打造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
(九)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探索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组织学生现场参观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等,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
(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学校师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积极参与对口帮扶县区基础教育的美育教学改革、课程教材建设等工作,积极参与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结对子,种文化”“校园文艺轻骑兵”等项目,积极开展美育公益项目,在莲湖区第一中心社区、西留堡村等学校周边村、社区开展美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对帮扶县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开展美育培训,培养能够承担美育教学与活动指导的兼职美育教师,采取同步课堂、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帮助帮扶县区学校补齐师资和资源短板。